“你割了嗎?”廣告捲起千堆雪,是因為有政客將它挑成道德話題,於是它就成為問題,結局當然是商家必須斥資換上新廣告,沒得反駁,因為反駁會引起道德家們的眾怒。
這就是馬來西亞其中一種特殊的生態,只要有些文字連上肉體,再配以生動的動作、語氣和笑聲,然後有人提出道德抗議,這些文字就莫名其妙的永遠成為敏感字眼或禁忌了,像以上說的“割了嗎”,像以前的“再進一點”和“月漏”論。
可是,當議員們笑過,女性們怒過和涉及者象徵性道歉過之後,我們就會成為一個社會風氣良好的馬來西亞嗎?
當然不會,只要議會裡存在著骨子裡和思想低級的議員,以及充斥自製道德牌坊的代議士,我國的“敏感文字庫”還會再增加新文字;以後還會有商家倒霉,只要他不幸讓政客找到借題發揮的機會,他就必須破財消災。
然而,講錯話的議員在壓力下洋洋得意的道歉後,他不會有事,而且還可以繼續自以為幽默的大講黃色笑話,一樣繼續享受議會裡的笑聲,一直到他下一次再禍從口出時,依然不會有事。
官商之間,如果不是存在著很融洽或很特殊的關係,就會出現這種不公平的情況。
我並不是要為“割了嗎”廣告平反,我也不欣賞這一系列在平面和電子媒體展開排山倒海攻勢的廣告主題,它開始還有點趣味,多起來則讓我倒胃了。我只是覺得,政治和議會力量還可以做更多惠及更多國民的好事,尤其在有話題時,更應把握時機,從話題中找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比如在“割了嗎”廣告中,網路供應商競爭的拉鋸戰主題是速度和收費。但是,大部份網路用戶都知道,馬來西亞的“龜速”網路,絕對沒有條件用得上高速二字來賣錢,不管是叫你割的或是要你丟掉四方盒的供應商,都還沒有條件讓你上網穩定、高速和廉宜。
我幾乎每天都在測試家裡的網速和調查大馬網路在世界的排名,得到的答案是速度全球排名第89到93之間,慶幸名次還沒過百,收費卻在全球最昂貴的10名之內。老天,希望我查到的資訊是錯誤的。
議員們與其高談“割了嗎”,一直提醒人民此句有關包皮,倒不如合力向壟斷國內網路的企業施壓,要他們拉高速度,壓低收費,才算是有為人民老板的皮包做點事。
比如貪腐猖獗、治安不靖和警方濫權等等等的問題,執政黨議員們何曾真正同仇敵愾,同心同德的舉手高呼決心打黑,然後向有關當局施壓?
反而是任何一個政黨或宗教組織,高舉道德旗子,便可以將商家籌備了整年,耗資百萬,甚至是已經賣票的演唱會弄吹了,說是西方不良歪風,會荼毒大馬年輕人的思想。
力量最大的執政集團放著這麼多大事不做,反而小小組織隨隨便便一喊便可壞了商家的大生意,真是笑死外國人。
還請議員們講點有教養的話,做點有營養的事吧,要不然人民遲早會割掉你們的官職。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09年11月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