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一個大馬的宗偉

李宗偉勇奪全英賽單打冠軍的那一秒,身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馬來西亞人,不論是華人、馬來人或是印度人,甚至是有在深山看直播的伊班人和卡達山人,都會異口同聲以自己的語言喊一聲“yes!”

國家元首端姑米占再納阿比丁週一早上在國會發表施政御詞,在提到體育是國家其中一項能促進經濟成長的工業時,殿下突然話題一轉,即興祝賀李宗偉奪下全英賽冠軍。

日理萬機的首相納吉也很開心,他在看完球賽後,一直到大馬時間凌晨3點半,在去休息前,還特地打了一通電話給身在英國舉行奪冠記者會的李宗偉,親自送上他的祝賀。

這一切,除了代表全馬來西亞人的喜悅,還代表什麼?

還有什麼,當然是首相大力倡議的,不折不扣的“一個馬來西亞”精神。

那一秒,許多在電視機前的馬來西亞人,不管他身旁的茶客是什麼種族,大家都興奮得轉身互相握手祝賀,為馬來西亞的勝利感到驕傲。

那一剎那,一個馬來西亞精神通過小小羽球,深深植入了每一個馬來西亞人的靈魂。

宗偉狠殺小日本的時候,大馬人的眼裡只有“Malaysia”和“Japan”之別,沒有想到華人代表、馬來人代表或是印度人代表。

宗偉開出去的,是馬來西亞的希望之球,殺下去的,是馬來西亞的衝刺,收回來的,是馬來西亞的勝利和成功,營造了舉國歡呼的氣氛。

那一刻,專搞種族和宗教課題的政客和極端份子也在忙著為宗偉拍手,沒有挑釁,沒有叫囂,沒有煽動,不良議程無影無蹤。

何必眾裡尋它千百度,首相正在努力的促進全民團結和各族友好關係,應該把體育項目加進來當作首要助力;當然,也得同時把挑起種族情緒的政客和非政府組織丟出去,或者把他們丟到體育場,通過運動再教育。

幾十年前,中國以“小小銀球傳友誼”的乒乓外交,結交了天下朋友,這一招值得參考,將之改成“小小羽球促團結”,只要有利我國各族,抄襲又何妨?

我假設首相在撥國際線打給李宗偉的時候,心裡正想著“一個馬來西亞的羽球”;我甚至幻想,如果首相能夠封賜李宗偉為“一個馬來西亞大使”更好,然後在宗偉回國時,將他帶到國會作為最佳教材,告訴所有國會議員,李宗偉是“一個馬來西亞”的球員,所有議員,也應該是一個馬來西亞的議員,不要分馬來議員、華裔議員或印度人議員。

百年全英賽,百年遇宗偉,我們雖然留不住他奪冠時光芒萬丈的真正一個馬來西亞精神,但可以朝這方面努力爭取。這一球,是全民的團結之球。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10年3月17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