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前總警長的擔當

前全國總警長敦韓聶夫奧馬說,1987年10月27日展開的茅草行動,完全是警方的事情。當時共逮捕了106名人,並撤除了3家報章的出版准證。

他說,這是警方在逼不得已,毫無選擇,形勢所逼情況下作出的快定,因為警方不想513事件重演。他說在詳細研究獲得的情報後,腦海中即浮現513事件,加上當時發生包括默馬里(Memali)事件,以及回教黨指責他人無信仰等,導致種族關係緊張,暴動一觸即發,讓警方最後被逼採取行動。

又是“消費”513。不過,這一次出聲的人份量不同,是曾擔任總警長職長達20年,橫跨3位首相任期的韓聶夫奧馬,他也是當時的總警長。

即是說,茅草行動是他的決定,與大部份史記上所述的不一樣,大逮捕不關馬哈迪的事,縱然老馬時任首相。

韓聶夫目前已經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卻在這個時候突然跳出來一肩扛起老馬執政時期的政治污點,致底是想幹什麼?是想提他當年勇,或是為老馬洗底?還是目前形勢需要,情商客串,嚇一嚇一些人?

其實到底是誰應該負起茅草行動的歷史責任,各界心底早都有譜。106位被捕的人士來自各階層,包括華社領導、職工會、宗教、教育、人權組織、消費人協會、環保份子、行動黨、回教黨前身泛馬伊斯蘭黨、人民黨、巫統AB隊和馬華等,他們多是活躍的知識份子,所以也都有自己的事件記錄,知道自己是不是以帶罪之身被扣。

華社的記錄,茅草行動的可能起源,應是華社大力反對政府派遣不諳華文的教師擔任華小四個行政高職,在當年10月11日於吉隆坡天后宮舉行各政黨(馬華、民政和行動黨少數的聯合行動之一)和民間團體的抗議大會事件造成的演變。

當時,在時任教長的安華堅決不妥協不理會華社的抗議之後,大會便成立一個行動委員會號召全國華小10月15日起一連三天罷課,過後政府於14日同意進行協商,終把罷課行動壓下來。豈料,政府停手了,巫統卻出手了,由巫青召集萬人大會譴責馬華與董教總和反對黨之間定下協議,同時要求當時的馬華副會長李金獅和教長安華辭職。

與此同時,隆秋傑路發生一宗發狂士兵開鎗射死一名馬來人和兩名華人的意外,據說,警方便是以此事擴散了種族緊張情緒為由,深恐越演越烈,才決定展開大逮捕行動。

但是,知識界和政治分析家的記錄,卻指這是老馬化解當年巫統黨爭的秘招。當時AB隊黨爭異常激烈,還有12名巫統黨員入禀法庭要求宣判老馬以微差險勝姑里,剛落幕的巫統大會與黨選不合法,如果勝訴,老馬就得下台。老馬在陷入困境的時候,才想出隔山打牛這一招,把華小課題和瘋漢開鎗拉在一起,讓巫統黨員的焦點凝聚在一起,對准華社,製造一場國家危機,然後再以種族關係緊張為由,展開茅草行動。

如此一來,巫統黨爭的暴戾情緒有了出口,回歸團結,也保了老馬,華小課題也降溫,吵鬧的人都往牢裡去了。

所以,哈聶夫作決定之說,在指示警方行動方面,確是沒錯,但如果說他不理首相或內長反對大逮捕行動,獨立判斷巫青大鬧和瘋漢大開殺戒將造成另一個513,便下令展開大逮捕,他能不能,需不需要和有沒有這份能耐和擔當,真得還需研究研究。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11年2月23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