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豬肉大戰開始,貿消部能幫啥忙?

養豬的人說,如今每100公斤的飼料上漲6令吉,再加上其他成本的增加,所以他們調高每公斤生豬農場價60仙,即從原本每100公斤790令吉調到850令吉是合理的。

吃豬肉的人不一定養過豬,最多看過豬走路,所以永遠不會明白1公斤飼料才漲6仙,為什麼1公斤肉卻要漲60仙?

批發豬隻的人說,去年農曆新年期間他們向豬農捉豬的100公斤農場頂價只是760令吉,今年卻要850令吉,即每公斤8令吉50仙,漲幅高到肉商和消費人一樣吃不消。

因此,豬肉商打算向貿消部建議,在今年新春期間,允許他們調高大馬半島的花肉和上肉每公斤零售頂價3至4令吉,即每公斤最少23令吉(花肉)及17令吉(上肉)。他們說,這不能全怪豬肉商,生豬農場價格漲了,他們只有跟著漲價。

吃豬肉的小民都是半公斤或1公斤的買,搞不清楚為何養豬的說100公斤790令吉,批發的卻說760令吉,更不會明白每公斤最高漲90仙到8令吉50仙,但一賣到自己手上時卻要貴多3至4令吉。

巴剎的豬肉販說,豬肉已漲至歷史上最高的價格了,害到他們的生意暴跌至少30%,很多時候還賣不完而丟掉,血本無歸。他們說,豬肉批發商要起價,他們沒辨法。

豬肉零售販還說,如果這生意還要做下去,只得想辦法取得中國豬肉的貨源。據知中國豬肉的到貨價格每公斤不到10令吉,本地豬的成本每公斤最少要13令吉,如果加上毛利35%,肉販最少得賣17令吉1公斤才有賺頭。

吃豬肉的消費者前算後算,都算不到從農場價每公斤8令吉50仙,一到批發商手上之後轉出去,再從豬肉販轉到消費者手中,要調到每公斤最少23令吉(花肉)及17令吉(上肉)。那麼,豬肉販說的每公斤13令吉是哪部份的肉?雜七雜八的肉碎嗎?

消費人也算到,早出晚歸弄到滿身臭的豬農每公斤只要多幾毛錢,而且是要拿來買飼料的,為何經過豬肉商和豬肉販兩手之後,生豬和死豬之間的差價竟然要接近1倍,是不是賺得合理?

貿消部說,他們為了照顧消費人的利益,將會在新春季節統制豬肉頂價12天,以防不法豬肉商提高價格牟利,實行前會與各有關業者商討出一個各方接受的合理價格。

好心啦貿消部,如果真要插手幫忙就去管查明差價方面的疑惑,請專業人士去找出問題所在,不要只是會玩統制頂價這一招,一年頂他個十多天的新春季節,能幫到什麼呢?

如果政府無法叫任何一方讓利,三方面都漲價有理,即表示我國已不適合養豬了,那都進口及讓價格自由浮動好了。消費人如果吃不起豬肉,最多改為多吃雞鴨和魚蝦,不一定要吃豬肉才能團結華人。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11年1月5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