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老馬的困境

老馬又發出嗡嗡聲,與往常的一樣,內容沒有營養,對國民團結沒有幫助,甚至是有害;對“一個馬來西亞”沒有鼓勵,只有破壞;對老馬百年後的老年傳記,也留下了不良記錄。

對一個曾經“統治”馬來西亞22年的前首相來說,這一點確實非常可惜,雖然這完全是他老人家自己要對他未來的史記添上不光彩的幾筆。

此次的老馬妖言是譴責推崇績效制的人士,為種族主義者。他說,國內的形勢目前並不是一場對抗種族主義的運動,而是一場由種族主義對抗種族主義的運動,那些推崇績效制的人,比馬來非政府組織及土著權威組織更加種族主義。他也警告馬來社會,如果不團結將失去掌控國家政治權力的風險。

老人家的意思,其實有點亂,本來可以當作是一個下台後不甘寂寞老政客的癡人說夢,但他在這個種族課題成為話題的季節“火上加油”,就有點煽情了。

尤其,“一場種族主義對抗種族主義的運動”之說太嚴重,相信大部份愛國的馬來西亞人都不會有此感覺,就怕一些低能的種族主義組織以為確有其事,隨後迷糊起舞,在國內燃起烏煙瘴氣,下個星期的國慶日慶典就不美了。

再說,推崇績效制,怎麼會是種族主義?它恰恰是消除種族矛盾的一貼靈葯,公正之制,可以把一個馬來西亞打造成真正團結、具包容性、競爭力強,以至高收入的先進國家,老馬到底說到哪裡去了?

只要政府行政不偏差,國內人人找到吃,就不會形成各族之間情緒的猜疑和妒忌,當然也就不會萌起不滿和仇恨,又豈會興起種族訴求以至感覺到是種族主義?到時人人都愛國,如果說是“馬來西亞族主義”崛起還差不多,而這也是強國夢的催化劑,屬於“好主義”。

其實會造成禍害的不會是提高競爭力的積效制,而是老馬執政時代最蓬勃的“朋黨制”、“乾撈制”和“阿里峇峇制”。他揮舞著扶持經濟弱勢馬來人的固打制旗幟,結果是只讓一小部份馬來人成為鉅富,很大部份的馬來人仍活在貧窮線下,可是種族之間的猜疑和不滿情緒已經造成,更成為了種族政客撈取資本的武器。

老馬用了22年塑造馬來西亞,雖然他貴為所有大馬人的首相,但他畢生功力用盡,保持得最久,最為脆弱的,卻是“種族緊張關係”毒瘤,而他今年八十有幾了,仍要通過各種管道渲染毒素,企圖阻止首相納吉推動可讓大馬人團結並勇戰全世界的新經濟模式,凡大馬人不得不覺遺憾。

這麼一個算是建國有功,治國有過的國寶級前首相,如果還想幫助馬來西亞,不妨向敦阿都拉學習,只對國家和政府表達關心,不出惡言,不會“搞搞震”,祭出種族主義這面旗。

所以總覺得老馬變成迷途老馬了,也有可能是他不滿新政府將他掌政時引以為傲的政策改變得更符合時代,才激到他胡言亂語,完全不知道在明眼人看來,這叫搗亂。

“晚節不保”,大概講的就是這麼一回事,這是老馬的困境。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10年8月27日)

1 則留言:

阿辉 提到...

老马还是没有变,立场和他的旧作《马来人的困境》还是一样。
看来他始终认为马来人的‘品种’差,不能和其他种族竞争。支持绩效制,就是变相支持其他较优的种族,变相的种族主义。这样的说法,也给他想到,真有他的。不过,他执政了22年,两代的时间过去了,如果马来人还是如他想象的差,那么他应该切腹自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