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一馬電視能有甚麼好看?

一馬電視的誕生,表面看來它代表著大馬收費電視業將邁入另一個新紀元,有那麼一點點“先進”的虛榮感,但這種網路電視,真能算是一種大躍進嗎?

市場對此沒有多種看法,不外是說消費者多了另一個選擇,但身為消費者通常只要一類選擇,即是便宜又有很多頻道那種,而這小小要求從來沒有滿足過,因為從來就沒有過像樣一點的第二選擇,這就是大馬人埋怨政府讓astro壟斷的原因。被壟斷的市場,又怎麼會“便宜又大件”呢?

兩年多前上市的網絡電視ETV,說是要和astro一決高下,賣點是網羅全球優質中文電視節目和不怕風雨干擾收視品質,其實也不過是同步轉播中港台的免費衛視頻道,它不必裝置碟形天線,而是通過網路傳輸線送到家裡,再經過他們免費提供的解碼器處理後將節目送到電視機,它還有回播72小時之內節目和點播特備節目及連續集的功能,收費約30令吉起跳。

可惜的是ETV的出現無法引起市場注意,經營至今仍不見起色,雖然曾經嘗試組織本地節目的隊伍,也引不起國內電視迷的興趣,究其原因,應是提供的節目吸引力不及astro的數家國際台,此外它的中台衛視頻道太地方性,除非是有中國情意結,要不然沒有國際體育大會,沒有直播足球大賽和沒有各種探索頻道的收費電視配套,市場畢竟有限。

在大馬經營網絡電視難以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受到網速和隱定度所限,ETV反應冷淡的另一原因便是國內網路時常受到干擾,如果看一下子便來個“緩沖”幾十秒,尤其在節目的緊張時刻突然進入緩沖期,電視機前觀眾的怒火之大可想而知。此外,電視節目已走入高清時代,這種提升對於頻寬的要求甚高,以大馬網路普遍上“龜速”的環境,依賴網路傳輸的IPTV業者不死才怪。

如今一馬電視來勢洶洶,說是往後會匯聚全球數百個頻道於一身,甚至已拿下了一些國際大賽事的播映權,再配以首相之威上市,硬撼astro。它們仍需依賴網路,但最大優點是負責營運的公司是光纖服務的供應商,在吸取了ETV的前車之鑑後,應該知曉其中的不敗之道才是,尤其國內雖然隨處可見光纖和各種高速網絡服務,但是涵蓋範圍和收費,依然是大城市以外和中下層市民難以承擔,單靠少部份的高收入群體光顧的話,又能維持多久?

現在一馬電視是免費,在電腦上看,往後應該是以售賣附送解碼器的配套進入客廳,它要做的准備和依賴,依然是穩定和廣大的網路覆蓋,再來是收費真便宜,不然縱有1000個頻道,也難以拉客。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11年12月21日)

1 則留言:

samin 提到...

Free thing is usually not good , so what is the use of rumour mongering and lies spreading the fire of racialism and communalism just prolong the corrupt reg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