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大馬要人才回國,先要表示誠意

上個星期,大馬人才機構拉隊去了一趟台灣,在台北和台南高雄舉行了兩場飯局,約有130名大馬籍專科醫生出席。

此行的崇高目的,是希望可以游說身在台灣的大馬醫療人才回國參與國家發展。

過後人才機構向媒體匯報,說從會面中,他們發現到薪水、職位和福利都不是專才們優先考慮的事項,專才們關心的,是他們回國後個人的事業發展,以及有關專業在大馬的前途。

此外,學歷認證的部份也在人才的考慮範圍,你總不能在需要我的專業時說了一大堆好話,再以豐厚條件簽合約邀請我回國服務,直至培養到“自己人”時,跑來跟我說我的文憑不被承認然後不再跟我續約吧?

針對這一點,帶隊的人才機構大馬海外僑民組總經理雪玲阿茲里也回答得不含糊,說“雖然人才們希望能儘早處理學歷認證事宜,但醫藥資格必須嚴謹,無論工作經驗有多豐富都不容有任何妥協,回流專才還是得通過各項考試。”

這句話還有另一句補充:“當局會依照學歷和經驗來豁免一些考試項目。”但這是留下後路,還是自以為提供便利,則見仁見智。然而它還是本末倒置的,不是應該先承認人家的學位之後,才去感召人家回國服務的嗎?

台灣之行過後,人才機構也將在近期遠赴美國和加拿大感召大馬籍人才回國服務,之前也去了德國、英國、意大利、法國、日本和韓國舉行飯局,工作不會輕鬆過辛苦飛來飛去的旅遊部長黃燕燕,至於成績如何還不知道,畢竟人才回家是舉家遷居,哪像人才機構團隊帶一個旅行箱去公幹那麼簡單。

表面上看來這像是一個好現象,原來我國還有約100萬名人才分佈在世界各地,但實際上,誰知道其中是有多少人是因為被逼離國?有多少人是受到他國青睞,高薪拉攏?又有多少人是含恨出走,大嘆“我國國家,國家不愛我”?

大量人力外流絕對不是“渾然天成”,每一個人才的背後都應該有一個可歌可泣的離鄉背景故事,除了專業不被祖國承認,薪酬差距,據知還不少專才是因為“被排擠”,才不得不遠赴海外尋求落腳處。

所謂被排擠其實也包括了“被放棄”和“被放生”,有些是基於專業不受大馬承認,在政府機構不得其門而入,但更多的是小拿破崙作祟,部份有權力的高官以膚色定人才,看種族論升遷,也導致許多人才懷才不遇,被逼到海外尋覓可容身之地。

也聽過更誇張的案例,有獲得海外獎學金的人才回國後,原本應在政府機構或相關公司服務若干年,但基於膚色問題,有關當局的小拿破崙甚至讓他解除服務約束,還他自由,不知像這種“被放棄”到底有多少?

當然,在我國大力和加速發展的時候,細數過去的錯誤於事無補,但政府在積極招攬人才回國的同時,也能讓海外的人才和未來的專才感受到真正的誠意和不再有沙文主義,或許會慢慢的留住人才,而想要回來的不用叫也會設法回來,不然人才機構大隊飛得比黃燕燕更遠更累,也無法感動多少人回國。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12年9月26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