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最低薪金制浩劫

最低薪金制生效後,內閣接下來宣佈外勞人頭稅全面由外勞承擔。

從這個動作來看,可說成是政府體恤國內商家在實施最低薪金制後面對的勞資壓力,於是順手幫個小忙,把向來由外勞承擔的人頭稅移一移,改由外勞出賬,當作是新春期間送給國內商家的小紅包。

但是精明的商家算盤打一打,還是打到滿肚子火,因為數目字顯示,在實行新薪金制後公司的人力開銷大幅度增加30%至50%,人頭稅只佔其中不到10%,這等於是割掉我一大片腿肉之後還回我一個小指頭,當我傻的啊?

對一般商家尤其是依賴外勞才能勉強生存的商家來說,這根本是一場由政府造成的人力市場浩劫。

不容否認,我們並不是處於一個經濟環境一片大好的時代,而是相反的市場一片低迷,百業待興,能不能活下去已經是一個問題,政府卻還立法增加商家的投資負擔,是不是頭殻壞掉了?

一個國家為什麼會大量採用外勞?很簡單,就是國民的薪酬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不願意再從事低薪的勞力工作,因此商家才向外求,另一個原因是人口偏少的國家正在大力建設和發展,必須仰賴輸入外國勞工應付工地所需,像中東的迪拜便是如此。

大馬的情況,卻是奇特的。我們的生活水平是有在提高,但越來越追不上通貨膨漲的腳步;我們不做勞力工作,卻導致勞力階級的收入已經凌駕一般文員;我們在建設發展,開放外勞政策,結果卻出現非法移民多過合法外勞的怪現象;我們的生產成本和社會成本高昂,導致大馬製造品失去了價格優勢,難與世界競爭。

在這麼艱難的時候,商家最需要的是政府全力協助減少他們面對的各種成本承擔,比如種類繁多的執照和手續費、基本設施的輔助、稅務回扣和獎掖、免徵收原料進口涉及的各種關稅以及各類運輸費等等,當這些生產和社會成本控制得當,最重要是加上一份適當又合理的勞資合約維持各級員工和投資者的配合,才是國家和投資者之間的雙贏方案。

或許政府在多項領域都在慢慢努力中,商家的投資優勢也在逐步改善,可是如今實行的最低薪金制已經立竿見影,一下子便把商家逼向更艱辛的投資環境,難怪市場的反對聲浪響徹雲霄。

也難怪商家要喊:如果當局幫不到忙,就不要幫倒忙!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13年2月1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