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M雙胞胎狀元終於爭取到她們最想要的醫學系,可說是歷來極為罕見的美麗結局,也是具有正面意義的高教案例。
經過上一次“最沒厘頭獎學金亂象”事件之後,副教長魏家祥處理得更加小心了,他先把個案提到黨中委會討論,再通過中委會委託高教部副部長何國忠向部長提出要求,最終成功獲得兩個馬大醫學系學位,留下了雙胞胎狀元張君藹和張君懿。
他不再給機會讓巫統部長說他搞個人英雄主義,馬華也善用了當家的資源,高教部長更表現出珍惜人才的氣魄,協商精神一氣呵成,創下了高教史上獲得八大選擇科系後又成功上訴的個案。
不過,如果是在進行這個通行無阻順暢無比的上訴和談判之前,不讓這件事情有機會產生,高教部才算真正得到高分。
想來也讓人不明白,雙胞胎姐妹既然是新科狀元,全國四名最佳考生的其中兩位,她們早早都填上第一志願是念醫科了,為甚麼當局當初不直接就批了,反而是分配第三志願的精算系給她倆,用的到底是甚麼遴選標准?
我們從小學教育開始,老師便要我們立下志願,還叫我們把志願寫成作文。通常在這個階段,是我們最認真思考志願的時候,也奠下了我們往後的求學態度和方向,如果順利考上大學資格,第一志願通常就是當年作文的主題。
可是填寫申請表格的時候,卻有八大選擇科系的空格,即是第一志願到第八志願,為的是讓有關當局可以從中作出最妥善的的分配和安排,以免出現熱門科系太熱,冷門科系太冷的不平衝和不健康現象。等於是說,你填寫的志願越少,獲錄取的機會相應減少,此外,一旦你獲得的科系是你的選項之一,就沒得改變。
這等於說明,你若想要在國立大學申請到你的第一志願科系,完全沒有保障,完全取決於掌握分配大權者的最後判斷,你在小學作文裡立下的醫生夢,不是完全靠你的入學成績決定,而是一個完全不瞭解你志願的“體制”,在左右著你的未來。
除非你有籌碼,但是像雙胞胎狀元這麼大的籌碼,也得靠當家政黨的關係才有條件上訴,一般的優等生算得了甚麼?一些得不到所願的愛國優秀生,為了學術理想和成就,只好接受其他國家提供的條件,我們的人才也就是這樣逐年流失。
所以,趁著雙胞胎狀元個案反映出“事在人為”的訊息後,顯示有關部門本來就可以更有彈性,更加准確,更為公正地讓申請國內大學的優秀生分配到他們心儀的科系。
選擇人才和留下人才不能像貪吃鬼選葡萄,越選越少,非專業性處理優秀生的志願,也等於是生意上的“趕客”行為,等他們跑去別間店光顧後,就很難回頭了。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11年8月17日)
1 則留言:
本老爷的志愿是能够成为云顶集团林国泰的好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