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老婦被攫奪性命,我們被攫奪同情心

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都在談論日前發生在檳城的見死不救案,大夥兒都有個自的看法,間中也有人提問“如果是你的話會不會救”,基於問題有個“如果”,所以不難回答,只要答案也加個“如果”,也就應付過去了。

也有這種問題穿插:你會不會以新車載送滿身是血的受傷路人去醫院?如果是外勞,你幫不幫?若傷者是黑人呢?

但我相信大家也會撫心自問,然後將最真實的答案好好保留在內心的最深處,直到遇的那一天,才會向大家呈現最真的自己。

一些人狠狠的譴責5名路人,也在等著他們身份曝光的時候再來痛罵一番;一些人冷靜的說,法律沒有規定見死要救,路人袖手旁觀沒有錯;一些人則感慨社會病了,人心變了,愛心不見了,在呼喚著道德回頭。

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意見和立場的自由,也可以避開不談,甚至漠不關心,見死不救都沒有錯了,少管閒事誰敢說不對?

被這種氣氛包圍了幾天,多少對身邊的人知多了一點點,也讓他們對我們自己知多了一些些,發生重大事故的時候就有這些好處,它掀起的思想衝擊,也是對人性的一種鞭策。

去年10月發生的中國佛山小悅悅悲劇,被形容為“社會之痛”和“對冷血社會的控訴”,再問:我們如何依賴失去的道德來挽救道德?

有位網友說得很夠力:我們表現出的痛苦相當可疑,我們的咒罵缺乏內在的力量,我們的正義感從一開始就搖晃不已。當我們迫不及待地發表道德演說之後,我們是否真正願意追隨這種信念,為“社會道德”的改變和提升盡綿薄卻尊貴的力量?

關於死者家屬等待見死不救路人前來道歉這一點,也聽到一些給力意見:私人醫院因傷者無法付押金而任由他死亡,也不必道歉或賠償,何以這5名路人要為“良知”道歉?犯錯的是攫奪匪,受害的是別人,關路過的人何事?

是的,犯錯的只有害死陳女士的攫奪匪一人,要來靈堂道歉的人是他,要受法律制裁的是他,只有他一人應負所有責任。

世態炎涼,人心趨寒的部份,則是另外的希望工程。既然大家都看到文明的力量發展至一個高點的時候,道德的力量越趨薄弱,國家和國民就應該合力在制度、體系和教育上,共同創造一個做好人的良好環境,同時給做惡者更嚴厲的懲罰,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讓人們重拾丟失的良知和人性。

我們已經救不到陳女士,現在要挽救的是自己,別讓匪徒也同時攫奪去我們的同情心和道德觀。

光明日報專欄:潑墨(2012年7月13日)

沒有留言: